
与会代表首先深入华密新材智能化生产车间,实地观摩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听取了关于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产品特色、市场布局等全方位的经营情况介绍。该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其自主研发的特种橡塑材料已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检察机关重点了解了企业在专利保护、商业秘密防护等方面的法治需求,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座谈会上,任泽区院检察长吕东为区“青商会”颁发了“检察助企联络室”匾牌。联络室的设立,搭建起检察机关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检察服务向企业延伸的重要举措。副检察长房杏存通报了区检察院近三年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其中郑某军假冒注册商标案被河北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市院四部副主任郭晶详细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宏观布局与积极作为,在打击侵权假冒、保护商业秘密等重点工作的成效,通过分享跨区域协作办案经验、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通道等工作亮点,展现了检察机关在守护创新成果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有力行动。
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郭伟龙则围绕联合区工商联、区检察院在服务民营经济过程中,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权益维护等多个维度,介绍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务举措,让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关怀与支持。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挑战,市院干警武云龙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数据安全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新规要点。特别就AI算法保护、训练数据合规使用等前沿问题与企业代表展开研讨,提出"技术秘密+专利"双重保护建议。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的青年企业家代表们踊跃发言。他们结合自身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专利侵权纠纷、商业秘密保护难点等,向检察机关提出了具体的司法需求和宝贵的意见建议。同时,企业家们也纷纷对检察机关长期以来为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表达诚挚的感谢,称赞检察机关的服务如同及时雨,为企业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